一、学历信息
姓名 |
主要学历 |
专业 |
学位 |
备注 |
黄平明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课程负责、主讲 |
许汉铮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主讲 |
徐 岳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硕士 |
主讲 |
陈万春 |
硕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硕士 |
主讲 |
孙胜江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主讲 |
胡大林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指导 |
王春生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指导 |
刘永健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教学实践指导 |
狄 谨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教学实践指导 |
梅葵花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教学辅导 |
韩万水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教学辅导 |
王 蒂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教学辅导 |
任更锋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实践教学与题库建设 |
邹存俊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实践教学与题库建设 |
王 茜 |
博士研究生 |
桥梁工程 |
博士 |
助课与课件制作 |
二、师资配置情况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、年龄结构、学缘结构、师资配置情况(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)。 1.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基本情况 《桥梁养护与加固》课程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传统的专业课程。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,形成了学历和职称层次高、人员队伍配置合理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科研实力雄厚、整体优势突出的教学团队。 课程负责人长期从事桥梁养护、加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,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。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均多年从事教学工作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其中有“省级教学名师”、“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”、“交通科技英才”、“享受政府特殊冿帖”多人;所有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,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,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二等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二十余项,并能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,教研相长。本教学团队是构成“公路工程系列课程”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骨干力量。 2.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、年龄结构、学缘结构 (1)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 本课程教学团队由13名教师组成,其中8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,学历结构高是本课程教学团队的特色,如图1。  图1学历结构图 (2)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 教学队伍中,35岁以下的教师4名,35~50岁的教师8名,50岁以上的教师1名,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主、老中青相结合、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,如图2。  图2年龄结构图 (3)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 教学团队的教师分别毕业于包括长安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,在外单位获得学位或有过博士后研究经历的教师共6名,有着良好的学缘交叉,如图3。 图3学缘结构图 3.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师资配置情况 本课程师资配置方式为:“课程负责主持人”+“主讲教师”+“实践教学教师”+“课程辅导教师”+“博士生助教”。 目前,教学团队现有教授(包括教授级高工)4人,副教授6人,讲师3人,具有良好的职称结构,如图4;其中,博士生导师4人,硕士生导师5人。所有教师均有理论授课、实习和实验指导的教学经历,教学经验丰富。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设主讲教师5名,辅导教师3名,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指导教师2名,,分工明确、协作密切。此外,近年来参加课程辅导和课外科技训练指导的博士生助教一直保持3~4名。授课的学生每年约300名,师生比为1:16,师生比例合理,如图4。  图4职称比例 |